今天是:
協會動態
聯系我們
無錫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
電話:0510-82719983
傳真:0510-82757760
郵編:214101
地址:無錫市東亭友誼南路88號三樓(太湖大道南側)
電子郵箱:wuxi_taixie888@sina.cn
微信公眾號:

臺商故事
40年40個錫臺故事——左邊環保,右邊藝術 |
發布者:無錫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 發布時間:2019-1-30 16:32:46 點擊次數:4869 關閉 |
■呂瑞芳■
宜興高塍被稱為中國環保之鄉。1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1800多家環保設備生產企業、3000多家配套企業,福鼎環保就是其中一個。福鼎環保從事垃圾焚燒處理,董事長黃香胡是臺灣人。“是紫砂風把我吹來了” 穿過“紫泥春華”博物館,遠遠望見一位老人樂呵呵走來,穿著淺灰色 T 恤和米色休閑褲,沒有一點老總的架子,“我就是黃香胡”。 “隔著千山萬水,為什么會從臺灣來宜興?究竟是什么風把你吹來的?”“是紫砂風把我吹來了。記得那是1992年,第三屆陶藝節開幕,我也受到了邀請。那時我也想趁這機會來宜興走走看看。沒想到這一看,就留在了宜興! 1992年5月5日,第三屆中國宜興國際陶瓷藝術開幕,來自五大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多名中外嘉賓來到宜興。作為福鼎環保負責人的黃香胡也應邀出席!爱敃r有不少臺資企業落戶大陸,其中高青制衣廠1989年落戶宜興,并獲得地方政府認可。宜興市政府請高青制衣廠推薦其他臺灣地區的優質項目到宜興投資。由于高青制衣廠的環保設備主要是福鼎環保提供的,高青制衣廠理所當然推薦了福鼎環保。福鼎環保是我哥哥黃哲元1984年在臺灣創辦的,當時在臺灣做得相當不錯。所以我有幸受邀參加陶藝節,同時為企業進行實地考察! 經考察,黃香胡一行覺得,他們做的是環保,而高塍鎮的環保企業大多是從事水處理的。福鼎一直從事垃圾焚燒處理,并且在臺灣做出了品牌,通過和日本的企業、研究機構合作,在技術上有一定優勢。在一片水處理天下的情況下,落戶一個垃圾焚燒領域的環保項目,不僅在市場競爭方面占優,對于高塍來說,也能優化環保產業的發展結構!吧鲜兰o90年代,一些在深圳、東莞等地開辦企業的臺商便開始回到臺灣購買環保設備。進入大陸的臺資企業越來越多,我們預感到未來大陸企業在環保設備方面將有很大的需求。而宜興除了擁有一定的產業積淀外,它的地理位置也較為便利。當然,紫砂壺也是吸引我的原因之一! 1993年10月28日,宜興福鼎環保有限公司成立,該公司占地30余畝,創立資金70萬美元,正式員工60多人,從事的環保產業是垃圾焚燒處理。公司引進日本及歐美先進的焚燒技術,與一流的國際、國內公司展開技術合作,過硬的質量與先進的技術,讓福鼎環保迅速成長起來。 經過了25個年頭,福鼎環保已在這塊土地上生根發芽,成長為一個年產值過億元,集評估、規劃、設計、制作、安裝、調試與售后服務于一體的大型環保企業。 “客戶就是親家” 福鼎公司的墻上有這樣的話:“一流的技術,一流的品質,完善的售后服務,客戶就是親家!秉S總對此解釋說:“這是福鼎環保的創始人,也就是我哥哥黃哲元提出來的。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親家是兩家兒女婚配的親戚關系,也是夫妻雙方的父母互稱。我們是做環保的,每一個產品就像是自己的孩子,把產品賣給客戶,就像把自己的女兒嫁出去一樣!蕖鋈ズ笠欢ㄒ沓M,做好售后服務,處理好每一個出現的問題,這樣才會和睦興旺! “這樣的‘親家’,你們公司在大陸有多少?”“太多了。我們留住客戶,靠的是一流的技術、一流的品質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初來大陸,人生地不熟,生意是怎么打開的呢?那就是重質量,重服務。在上世紀90年代供銷員滿天飛的情況下,福鼎環保從沒使用過一個供銷員。如果一定要說有,我勉強算一個,其他的都是技術人員! “那時候我們每簽一個合同,只開心兩三天,接踵而至的只有責任和壓力。因為我們想把每一個項目做到最好。正因如此,我們的產品逐漸得到了市場的認可,我們的技術與服務在行業內很有口碑,F在80%都是回頭客,很多新客戶都是老客戶推薦來的。做了幾十年的危險垃圾焚燒,現在,一些廠家有困難程度高的垃圾焚燒環保問題,都慕名而來。當你把產品做好了,客戶自然就來了! 說到公司的產品,黃香胡侃侃而談。他們安裝的環保工程主要有液中焚燒、回轉爐排爐、高鹵族元素廢液廢氣焚燒系統、石油化工油泥堿渣焚燒系統、回轉窯焚燒系統等十幾種。公司特別注重技術創新。到目前已取得多功能混燒型焚燒爐、回轉窯、高效急冷罐、除塵器、洗滌塔等16項專利。2014年獲“安全生產標準化證書”,2016年獲“高新技術企業證書”“高新技術產品認定證書”,2017年獲“WSF世標認證證書”等。 “我把工藝師收藏到家里了” 談起黃香胡與耿春華的跨;橐,夫婦倆的眼睛里寫滿了幸福。黃香胡說:“這是我這輩子最對的選擇! 1998年,有人給耿春華介紹對象,她一聽就不樂意了,別說一本正經去相親,連順便去瞧一眼的興趣都沒有。但冥冥中似乎注定了這一樁婚姻,他們倆無意中在飯桌上碰見了。慢慢的耿春華發現,黃香胡簡直是“稀有物種”:顧家、謙遜、老實、能干……而黃香胡對紫砂藝術的熱愛,更讓他們有了聊不完的話題。1999年,他倆結為伉儷。 有人問黃香胡,在宜興這么多年,收藏了多少紫砂壺?他總是笑著回答:“我都把工藝師收藏到家里來了,還用得著收藏紫砂壺嗎?” 紫泥春華博物館是妻子一手創辦的,對此黃香胡毫不掩飾對妻子的崇拜與喜愛:“耿老師是我精神的支柱。這幾年,我的企業越辦越好,心態越來越平和,就是受耿老師的影響”。 1992年,耿春華從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畢業,滿懷理想來到宜興,開始紫砂壺的制作。在制壺技藝上孜孜以求,數十年如一日,以心養器。后又因為學做佛像接觸佛學,摒棄雜念與急功近利后,領悟到更多紫砂藝術的真諦。其作品變得清心雅致、簡約素凈。如今在各級展覽中頻頻獲獎,她的作品更是走進了APEC非正式會議,走進了聯合國70周年慶中國之夜。她說,紫砂藝術上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黃香胡的鼓勵和欣賞。 多年以前,年輕的耿春華在彩陶新村做茶壺,窗外,總有一群老人在看她做茶壺,一坐就是一整天,孤單、無助。而觸動到她內心的是,一天104國道上,一輛載滿貨物的大卡車突然翻車,所有人都跑過去看熱鬧。小區里突然沖出一個人,二話不說就把駕駛員從車里拉出來。驚險的是,駕駛員剛出來,卡車就著火了。當時所有人都看傻了:生活中居然真有人可以不顧生命危險,救一個素不相識的人。目擊了事件全過程的耿春華特別感動,同時覺得自己也可以為身邊老人做點事。耿春華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黃香胡,黃香胡非常支持。夫妻倆立即與當地民政局聯系,根據民政局提供的空巢老人名單,挨家挨戶拜訪,送上溫暖。同時針對特別困難的老人做好記錄,重點拜訪。如今,每年春節和重陽節,他們都要給一百多位老人送去溫暖,并成為公司約定俗成的習慣。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吹嚼先藗兏吲d了,我們就特別開心”,黃香胡說,“這也是我們企業文化的一部分,當員工走進困難家庭去關心老人時,他們內心也會有所感觸、有所感恩。這不僅讓企業的人心更為凝聚,企業管理上也更加順手”。 |
|
-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