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協會動態
聯系我們
無錫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
電話:0510-82719983
傳真:0510-82757760
郵編:214101
地址:無錫市東亭友誼南路88號三樓(太湖大道南側)
電子郵箱:wuxi_taixie888@sina.cn
微信公眾號:

臺商故事
40年40個錫臺故事——用“一升陽光”點亮希望 |
發布者:無錫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 發布時間:2019-1-30 16:28:54 點擊次數:4423 關閉 |
■陸文勤■
年初,一張照片傳遍全網:一個七八歲的男孩,穿著半舊單衣,站在簡陋的教室里,頭發和眉毛上結滿冰花。這一幕令人心疼,很多人要給男孩送去溫暖,送他一條圍巾,再給他一個擁抱……輿論熱點慢慢歸于平靜,大山里,不少這樣的“冰花”男孩依然徘徊在路上,期待著光明與希望。有這樣一個人,帶著他的企業,近15年來,一直默默為偏遠地區的孩子點亮希望之光——他就是江陰信邦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紹新。 心愿卡里的承諾 2004年10月底,得知四川部分小學需要援助后,王紹新立即提出“信邦希望小學”建設計劃,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合作,援建四川涼山昭覺縣信邦拖都希望小學、信邦三岔河希望小學,并資助當地的則普中心小學。 信邦員工每兩年自愿組成文化服務隊,探訪則普中心小學、信邦三岔河希望小學和拖都希望小學。走進教室、宿舍和學生家里,深入了解學童們的需求,制訂合宜的助學計劃。 昭覺縣,彝語意為山鷹的壩子。由于經濟、教育發展滯后,當地陷入了“越窮越生,越生越窮”的惡性循環。在這里,每戶有幾個小孩的現象普遍,經?梢钥吹讲淮蟮暮⒆颖成线背著一個更小的小孩,隔代教養、留守兒童皆是常態,對孩子們來說物質固然重要,愛與關懷的心靈寄托才是最渴望的。 信邦電子有限公司發起心愿卡的認領,號召更多人用愛與關懷填滿孩子們的童年。探訪組期盼,借實現孩子們許下的一個個心愿,讓他們知道,千里之外,有一群善良有愛心的叔叔阿姨,一直在關注和期盼著他們的成長。 對看到的事盡力 送一升陽光,多么美好詩意的名稱! 這是信邦服務隊為孩子們帶去的免費照明——將一個一升的塑膠瓶注入一定比例的水和消毒液,然后在鐵皮上開洞,固定好瓶子,再在屋頂將這個裝置放進去,陽光經過水的折射,很快就能讓房間變得亮堂起來,相當于一盞50瓦的白熾燈。 完成孩子們繼續讀書的心愿,成為信邦最大的課題。董事長王紹新更多地思索著如何讓當地有更好的師資,吸引更多的支教老師長駐。他認為,給孩子正確的品德引導與自我學習能力是最重要的; 他期許,希望小學出來的孩子,即使暫時無法擺脫貧窮,但是走到哪里都是一個正直的人。偏鄉援助計劃需要用心經營,如同信邦近15年來在四川的耕耘,點點滴滴,一步一個腳印。只要信邦有能力,偏鄉有需要,他們就會一直做下去。 常有人問:信邦所在的臺灣或是江蘇、安徽等地還有很多弱勢群體,為什么要跑到如此遙遠的地方去做公益?王紹新的回答是:我們看到了這些孩子,所以我們盡一份心力。也在他人的需要上,體現了自己的價值。 心中的溫暖角落 王紹新每年將信邦1%的利潤用于慈善,回報社會。江陰信邦為支持江陰慈善事業,捐助300萬元給江陰市慈善總會。 王紹新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溫暖的角落,只要你愿意付出,不論多少,至少可以帶給這個社會一點點溫暖!弊2000年開始,他支持“花旗聯合勸募活動”,總計捐出逾400萬元,捐助款主要用于支持專業團體來照顧弱勢群體,已累計讓至少1000個社會愛心團體、上千件社會公益及福利計劃得以順利推展。盡管即將邁入古稀之年,常住臺灣,但他也會不定期參與中國大陸的慈善活動。 江陰信邦員工們在耳濡目染下,也感受到回饋社會的喜悅,紛紛盡一己之力為社會做出貢獻——汶川大地震后,江陰信邦同仁主動發起捐款活動,用于受災群眾的救助及災區的重建,連同公司合計捐款近15萬元;對江陰社會公益組織及四川希望小學捐贈逾8000冊圖書,讓社會大眾及偏遠地區的孩童共享閱讀樂趣。 跟別人不同的路 江陰信邦電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8日,由臺灣信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國大陸投資創立,位于江陰高新技術經濟開發區。走進江陰信邦,企業LOGO“SINBON”字樣的“O”,活潑跳躍在藍色主調上。目前,信邦電子的產品已覆蓋健康醫療、汽車與航天、綠能產業、工業應用、高端通信等五大領域。國內電子行業的創業家類型有千百種,數學老師出身且40歲才開始創業的,除了信邦董事長王紹新之外,恐怕再也找不出第二人。 由30年前的6個人、約120萬元的資本額到今天全球擁有員工4500人、年營業額逾30億元,王紹新說不斷求新求變是關鍵。從最初的消費電子,到工業電子,再到今天的醫療和綠能產業,王紹新一直在不斷轉型中跳脫紅海,找到自己新的藍海!10年一個周期,前5年都是在磨合,后面幾年才有收獲,這是一個痛苦和重生的過程!蔽C意識、創新意識、前瞻意識,成為信邦的生存法則。他強調,一旦發現跟隨者多起來,信邦就會毫不留戀地抽身,而不畏懼新選擇帶來的不確定性。 |
|
-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