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無錫
聯系我們
無錫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
電話:0510-82719983
傳真:0510-82757760
郵編:214101
地址:無錫市東亭友誼南路88號三樓(太湖大道南側)
電子郵箱:wuxi_taixie888@sina.cn
微信公眾號:

漫步錫城
無錫文化瑰寶知多少 |
發布者:無錫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 發布時間:2017-11-17 20:03:05 點擊次數:5350 關閉 |
惠山泥人 俗稱“泥模!,無錫著名傳統民間彩塑藝術品,相傳已有400多年歷史。與油面筋、肉骨頭并稱“無錫三寶”,采用惠山山麓黑泥制作而成,造型質樸、簡練、色彩明麗,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江南風情。
紫砂陶 宜興最負盛名的傳統制陶工藝品。始于北宋,采用宜興特有的紫砂泥,燒制中因原料配比和溫度變化,成品分別呈古銅、海棠紅、朱砂黃、葵黃、墨綠等色。光澤如銅鐵,歷久而色愈潤。尤適合制壺,造型別致,雅趣蘊藉,成為海內外人士收藏的藝術珍品。
錫繡
無錫地處錦繡江南,是江蘇刺繡的重要產地。錫繡早在明朝中葉就作為貢品上奉朝廷,清末民初時則有“不唯國人知之,薄海內外,靡不知之焉”一說。錫繡的繡稿來源于書畫,多樣的繡法和多變的針法讓錫繡又具有了獨特的觀賞價值和藝術價值。尤其是錫繡中的精微繡法,它需將一根絲線劈成八分之一,用比人的頭發還要細的繡線來操作。一代代錫繡藝術家的堅守讓錫繡這門中華絕再放異彩。
二胡 搜索“中國二胡藝術”的版圖,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二十世紀以來的二胡名家、名曲、名琴師,大都指向了同一個地方——無錫。而距無錫市中心12公里,無錫新區轄內、素有“至德名邦”美譽的梅村,更因為二胡而聲名遠揚。
![]() 在無錫這個《二泉映月》名曲響起的地方,為了尋得一把稱心如意的二胡,更多愛好者又將目光鎖定在了梅村。梅村一片類似木材倉庫的建筑前,水泥裸露的外墻上,寫著四個宋體大字——“古月琴坊”。不了解的人很難想象,這個貌不驚人的地方,是很多二胡演奏家們選琴必到之處。它在行業里的地位之高,使得這里的簡樸甚至有了朝圣的意味。
![]() 在選材、時間、工藝、火候、手感等各種機緣全部滿足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得出一把好二胡,梅村二胡文化的傳承與技藝的革新,正在成為無錫文化不斷延伸的生長點,以一把二胡、一首新曲演繹無錫的城市新名片。
留青竹刻
宜興盛產竹,自古有“竹的海洋”之稱。竹海綿延蘇、浙、皖三省,縱橫八百余里,形成了一片翡翠的海洋。竹海風景區處于竹的海洋中心,萬畝翠竹隨山勢起伏,好似波濤翻滾,綿流不絕,素有“華東第一竹!敝Q,是我國竹風景、竹風情和竹文化的代表性景區。
![]()
![]()
留青竹刻又稱平雕,皮雕等,是漢族傳統的雕刻藝術。鏟去圖案以外的竹青,露出竹青下面的竹肌。留青雕刻的筆筒、臂擱、匣盒、扇骨等器物雕刻方法不僅精巧,而且竹器外表色澤瑩潤,可以經常撫玩摩挲。年代越是久遠,竹肌顏色越是深沉,光滑如脂,溫潤如玉,色澤近似琥珀,同時圖案部分也越清晰突出。
![]() |
|
- 友情鏈接